历史遗迹

Việt Nam

香山香水塔

香水塔(民间名称)或Huong Son是越南的一个文化和宗教建筑群,包括数十座供奉佛陀的寺庙、供奉神的寺庙和信仰农业信仰的公共房屋。这片寺庙和宝塔群的中心是香塔(又称仲塔),位于河内美德县香山乡戴河右岸的香迪洞穴内。根据 2017 年第 2082/QD-TTg 号决定,香山综合体是越南 21 个国家旅游区之一,也是特别国家纪念碑。 香水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大约在17世纪末大规模修建,1947年印度支那战争期间被毁,1989年由释云清法师主持重建。释清禅法师。 昔日,光顺八年定海正月(1467年),黎青统国王第二次巡视此地,在此驻军驻扎,给​​将士粮食。文献发现,这一带属于天楚星(掌管食物和变化的星)的领地,因此被命名为天楚塔。 Le Thanh Tong国王(1442 - 1497)统治时期的三位僧侣发现了Huong Tich洞穴并建造了Thien Tru修道院。从此,Huong Tich洞被称为内塔,Thien Tru被称为外塔,人们把两地和整个地区统称为Huong塔或“Huong Thien Bao Sai”。 在三位僧人开悟之后,天竹塔和香塔被住持中断,直到正和时代,即黎中兴王统治第七年(1686年)。陈道文光 (Tran Dao Vien Quang) 法师(传说他也是皇家官员,挂印出家)继续创作。 经过多代族长的修建,到20世纪上半叶,这里已被各地游人誉为“南国第一”的宏伟城堡。但不幸的是,1947年猪年2月11日,法国殖民者派兵在此焚烧,天竹变成了一堆瓦砾和灰烬。 1948年,敌人再次放火,随后1950年,法军派飞机投掷炸弹,导致天竹高耸的老建筑被夷为平地。今天,天竹的古老痕迹仅保留在塔花园中,包​​括 17 世纪的赤土艺术品维康佛塔和天水塔树。 1951年,清禅法师用废墟的灰烬建造了六间茅屋,作为修行和烧香的地方。 1989年,在已故释云清法师的领导下,香塔建设委员会开始重建天竹塔,并于1991年落成。 1994年,南天门门也竣工,矗立在香山山林之中。晚年,第十二代住持释明显法师遵照香迪宗座令,扩建、修建了许多新工程,直至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欣赏到这座建筑群的雄伟、雄伟、美丽。 资料来源:河内市电子信息门户。

河内 2343 看法

排名 : 特别国家纪念物 开门

河内旗杆

旗塔“河内旗杆”位于河内市巴亭区奠边富街,建于1812年,在阮朝嘉隆王统治时期,位于升龙皇城南部。升龙皇城的谭蒙城堡建于黎朝时期。这是基准点,标志着皇城主中轴线南端的原点,从这里沿着“钓鱼路”,穿过Doan Mon,然后到达最重要的点,皇城的中心点是景天宫。 河内旗杆现在是升龙皇城建筑群中最完整、最雄伟的建筑。 旗杆分为底层三层和柱体。底层呈截棱锥状,逐渐变小,相互重叠,四周用砖砌成。第一层每层长42.5m;高3.1m,有两级砖砌楼梯向上。 二层,每层长度27m;高3.7m,有4扇门,东门有“Nghanh Huc”(迎晨光)两个字,西门有“Hoi Quang”(反射光)字样,南门有“反射光”字样。 “Huong Minh”(朝光),北门无铭文。 第三层,每层长度12.8m;高5.1m,楼梯门朝北。该层为旗杆主体,高18.2m;八棱柱形,向上渐细,每底边长约2m。身体内部有一个54级的楼梯,盘旋上升至顶部。整体由 39 个扇形孔照明(和通风)。旗杆顶部由八角形建筑组成,高3.3m,八个面对应八个窗户。地板中间有一个圆柱体,直径40cm,到达地板顶部,放置旗杆(旗杆高8m)。整个旗杆高33.4m,如果包括旗杆则为41.4m。 《河内旗杆》是河内城堡地区为数不多的有幸在1894年至1897年三年间被法国殖民政府破坏的建筑作品之一。 1954年10月10日,黄星红旗——国旗首次在“河内旗杆”上飘扬,并于1989年被认定为历史文物。 1954年10月10日,整个河内欢腾雀跃,迎接胜利日这个大节日,首都河内彻底解放。全河内人民聚集在“河内旗杆”等待历史性的时刻:在“河内旗杆”顶端举行升国旗仪式。 1954年10月10日下午3点整,城市剧院的号角长鸣。军乐队在丁玉连同志的指挥下奏国歌,国旗随着军进行曲的节奏缓缓升起。红黄星国旗——国旗首次在“河内旗杆”上飘扬。 从建成之日起至今,“河内旗杆”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时,“河内旗杆”的形象就被庄严地印在越南国家银行首次发行的货币上。 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内旗杆”顶端悬挂着一面五角黄星的红旗,雄伟地飘扬在千年古都升龙——河内的上空,永远是一个象征的荣耀,是越南民族、独立自由国家的骄傲。 据研究文件显示,自1986年以来,河内旗杆上一直飘扬着一面24平方米的黄星红旗。 今天的河内旗杆位于奠边府街上,周围长满了古老的珍珠母树,脚下是茂盛的龙眼花园。 据一些研究文献记载,在1890年法国军医路易斯·萨杜尔拍摄的一张照片中,旗杆脚下的列宁纪念碑花园区今天也是大象湖,因为这里是给大象洗澡的地方。阮朝。今天的古树丛当时还没有种植。照片中可以看到,法军在旗杆城墙上设置了半永久性营房驻扎部队。 也是在这一时期,河内旗杆还被法国军队用作观察塔。在美国破坏战争期间,旗杆也是河内防空部队的观察塔。那时,从旗杆顶端可以看到河内及其郊区。 特别的是,在河内最热的日子里,旗杆内部的温度总是很凉爽,就像有空调一样。旗杆上下门的结构也十分科学,无论下多大的雨,水都不会流入塔内。 资料来源:升龙 - 河内遗产保护中心

河内 2733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华卢监狱

华庐监狱建于1896年,最初名为Prison Centrale,但为了避免人们的好奇和兴奋,它被改为Maison Centrale,现在的名字仍然在通往纪念碑的正门上。 该监狱由法国人于 1896 年在该市郊区建造,目的是作为越南中部和北部的中央监狱。这里关押的主要是政治犯和反对殖民政府的爱国人士。 素有人间地狱之称的华螺监狱在其运作期间,已成为越南多代革命军人和活动人士的关押地,其监狱建筑设计极其野蛮、残忍,酷刑和胁迫手段极其残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断头台机器,它使监狱跻身世界十大最臭名昭著的监狱之列。 整个原监狱区总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然而,如今只剩下2,434平方米有待保存成为遗迹。 也因为它建在富庆村的土地上,永雄县(原)是一个专门生产陶瓷的手工艺村,窑炉昼夜不停地燃烧,所以该村也被称为华罗村。法国殖民时期,华卢监狱的设计和建造结构为高4m、厚0.5m的石墙,并用电钢丝加固。整个监区分为A、B、C、D 4个区域,其中: - A区和B区:针对正在接受调查的囚犯、不重要的囚犯或违反监狱纪律的囚犯。 - C 区:法国或外国囚犯。 - D区:等待死刑的囚犯 华庐监狱被称为人间地狱,监狱的建筑设计可容纳约 500 名囚犯。监狱的关押和胁迫制度十分严酷、极其残酷。 法国殖民者从一个著名的陶艺村,把华螺这片土地变成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监禁和流放地,成千上万的爱国军人。生活在严酷的关押和酷刑制度下的皇家监狱里,士兵们仍然保持着士气,把监狱变成了学校,传播革命理论的地方。 一些典型的刑具比如断头台、电动摄像机、手杖……法国殖民者非常重视这里的所有门的设计、锁、脚镣的建造都是专门从法国运来的,管理得非常严密。 1899 年 1 月,在竣工之前,华螺监狱接管了人员的拘留。按照最初的设计,这个地方只够关押500名囚犯,但监狱已经多次扩建,以容纳更多的囚犯。 1950 年至 1953 年间,华卢监狱关押了多达 2,000 名囚犯。成为无人愿意进入的人间地狱。 对于任何囚犯来说,地牢都被认为是一种可怕的困扰,在一个狭窄的黑暗空间里,他们会遭受猛烈的耳光、殴打、被束缚、被束缚、吃饭、睡觉或上厕所。大多数被关在这里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因为不卫生和阳光照射而出现水肿和疥疮。 监狱周围是一堵石墙和钢墙,由带刺铁丝网系统加固,高压电流从中流过。四个角是瞭望塔,能够观察到整个监狱的一举一动。铁门和锁系统是从法国带来的。牢房、暗室、牢房狭小、缺乏空气,臭名昭著的狱警,有着多年的监狱管理经验,随时准备压迫甚至夺走囚犯的生命。 1997年6月18日,文化体育旅游部认定炉监狱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河内人物杂志

河内 2853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科洛阿城堡遗址

古罗阿城堡遗址位于河内市东英区。这里有山维文化的痕迹,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20,000至11,000年。大约4000年前,冯阮文化的居民也在这片土地上定居。公元前208年左右,统一了越越和乐越两个部落,建立了悠乐国后,安阳王选择这片土地建都,建造了古罗阿城堡(Oc城堡、Tu Long城堡、Loa)。城堡)……目前,该遗址保护规划范围为830公顷。 据统计,古洛阿地区现有文物古迹约6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古迹7处),类型包括:建筑艺术文物、历史文物、革命文物、考古文物。 古罗亚遗址也是一个具有突出价值的考古遗址,与越南考古文化时期有关,如山维文化、冯阮文化、同道文化、高门文化,其中最巅峰的是东山文化,有许多典型的考古遗址。考古遗址:Dong Vong、Bai Men、Dinh Chien、Dinh Trang、Ma Tre、Citadel、Ngoai Citadel、Thanh Trung、Xuan Kieu、Nhoi hamlet、Temple Thuong、Tien Hoi、Duong May、Cau Vuc...在该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工具、乐器和青铜武器,有助于澄清有关安阳王时期和这片土地历史的许多问题。 古洛阿城堡:面积近46公顷,包括3个城堡(内城堡、中城堡、外城堡),封闭,覆盖着泥土,全长15,820公里。城堡依自然地形而建,将沿河的土丘、土堆和高地连接起来;城周围有护城河与黄河相连,城的表面有土丘向外突出,称为“海镐”。城堡有一处凿成门,上面建有一座祭祀神的寺庙。 Thuong Temple(An Duong Vuong Temple):建于19,138.6平方米的土地上。寺院中门入口处有一对石龙,具有乐代晚期的艺术风格。寺内还保存有独特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石碑5块,文物53件。 Co Loa 公屋(Ngu Trieu Di Quy):平面图形状像字母“Dinh”,包括一个大型公屋和一个后宫。这座伟大的公共住宅由5个隔间、2个翼楼组成,木框架结构,滑稽的瓦片屋顶,有4个弧形角。屋顶椽子结构为“锣架、梁叠”式,有6排柱子。后宫通过下面的一组门和上面的屋顶与主庭院相连。这座建筑的装饰主题具有18世纪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公屋,至今仍保存着17件具有相当典型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 My Chau Am(Ba Chua Am 或 My Chau Temple):面积 925.4 平方米。建筑布局呈“前日后定”形式排列,包括前祭祀建筑、中殿、后宫。 Co Loa Pagoda(宝山宝塔):建于17世纪初左右,地面布局为“内丛、外族”形式,包括项目:前殿、香炉、上宫、后宫、钟塔、墓塔、后门、祖师房、尼姑房、客舍。特别是该塔还保存有132件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马赫庄塔(Quang Linh Tu):建于后黎朝,面积4,922.4平方米。塔坐北朝南,包括以下项目:三宝、前殿、上宫、茅房、舞池、走廊…… 马赫庄公屋:位于一块高地上,面积6,198.4平方米,包括前祭坛物品、大公屋和后宫。 凭借该纪念碑典型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2012年9月27日,总理决定将科洛阿城堡列为历史、建筑、艺术和考古特别国家文物。 资料来源:文化遗产司

河内 2792 看法

排名 : 特别国家纪念物 开门

昆良公共住宅

Khuyen Luong公屋原属于Thanh Tri区Tran Phu公社,现为河内市Hoang Mai区Tran Phu区。 Khuyen Luong是升龙城堡东南部一个非常著名的古村落。陈朝末期,Khuyen Luong位于陈朝伟大的历史人物陈卡赞神仙的封地,他曾粉碎占婆军队并杀死入侵我国的车邦雅国王。国家的边界​​。陈卡特赞中将选择建设庄园的土地之美,得到了阮岱的称赞:那里的土地红熟,黑绿相间,田野一流,金氏家族恩古河就像一条水平的丝绸,是大自然给这个地区的礼物。 1399年,陈卡赞将军刺杀胡贵黎的计划失败后被谋杀,封地也被毁坏。忠臣陈卡特赞虽然在这片土地上停留的时间很短,但他的功绩和事业在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佩和感谢,包括Khuyen Luong村在内的旧庄园地区的村庄都崇拜陈卡赞作为保护社区生活的村神皇帝。 Khuyen Luong 公共房屋遗址位于历史悠久的乡村,有着悠久的存在历史。公共房屋已多次修复和维修。陈卡赞 (Tran Khat Chan) 生前在此地区建造了一座庄园。在庄园规划中,Khuyen Luong被规划为桑树种植区和养蚕业,这是村民们永远坚持的传统职业。陈氏名将的形象和事业,永远铭刻在一代代Khuyen Luong村民的记忆和精神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Khuyen Luong公屋曾经是抗法战争期间的革命根据地。 1945年6月,在Khuyen Luong公屋设立了两个班,以传播国语。 1945年8月19日,越盟在河内夺取政权,这两个阶级是推翻旧政府、建立新人民政府、成立自卫队、青年联盟和妇女协会的核心因素。参与保护政府的战斗。 1946年6月,越南工会第一期干部培训班在公社开班。 1947年,Khuyen Luong村的人们在敌区建立了根据地,这是动员人们购买抵抗债券和动员人们隐藏官兵和民兵游击队的地方。 1948年至1949年,革命运动十分激烈,敌人总是恐吓、掠夺人民,敌人派西方人在Khuyen Luong教堂安营扎寨,镇压这里的革命运动。 1949年10月21日,他们在公屋门口枪杀了游击队员阮文康同志。 1950年6月,他们在村口扎营,包围搜查,破坏当地革命运动。尽管如此,人民群众依然团结奋战,保护官兵,保卫家园。 1961年,由于畜牧业发展良好,成为首都农业运动的旗舰,Khuyen Luong人民荣幸地迎来了胡伯伯、总理范文同、苏发努冯亲王和孙德胜叔叔的到访。 1964年,当美国升级对北方的入侵时,Khuyen Luong公屋是储存作战用军事物资(锅碗瓢盆、干粮和药品)的地方。特别是,公共房屋是存放两个炮兵阵地和一个导弹阵地的高射炮弹的地方,以保护红河渡桥。 1996年,Khuyen Luong公屋被文化和信息部列为历史建筑艺术文物。 资料来源:河内人物杂志

河内 2474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金莲寺

金莲公社庙(又名高山庙)是升龙古城四镇中的南镇,包括四座寺庙:青泉寺(镇守首都北部);白马寺(守卫首都东部); Voi Phuc 寺(守卫首都西部);金莲寺(镇守京城南部)。与其他三座寺庙相比,金莲寺建造较晚(约16-17世纪)。 金莲寺供奉曹子大王。遗址上有历史学家乐东于1510年所撰的石碑,题为“曹公慈神”,记述了曹公公的功德。内容说:黎宗德国王率军镇压叛乱,恢复黎太祖王的国运时,有阮巴兰、阮黄主、阮文禄三位大臣,共同率兵征伐。来到丰和县(现宁平省汝泉万芳乡老庙遗址),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山林,还有一座古老的寺庙,上面刻着“高山大王”四个字。国王和官员们非常惊讶,于是向神灵求助。果然,十天后就成功了。因此,Le Tuong Duc国王在Phung Hoa建造了一座寺庙来祭祀Cao Son。国王感谢神暗中帮助平息了东岛的叛乱,于1509年在当时升龙附近的金和坊(现为金莲)重建了一座更大、更漂亮的寺庙。 后来,金连村民在寺门前、紧邻金连泻湖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三进门,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建筑,形成了金连公屋。除草山大王外,金莲寺和公屋也供奉谭富、圣母、胡志明主席。 公共住宅建在金连泻湖东部的一个高土丘上。公屋门和正厅门均朝西,俯瞰金连泻湖(该泻湖因修建一环路而被填平,现已不复存在)。公屋的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土堆的前部有柱门,两侧有两排天花板,有一个大砖院,纪念碑的主要建筑部分位于一个高土堆上。走到上院的尽头,你会经过九个高高的砖阶,用黎忠雄时期的大块砖砌成,连接着上述两个建筑部分。 主要公共建筑包括 Nghi Mon、大宝塔和紫禁城。 Nghi Mon 是一座三室房屋,采用山墙风格建造。建筑部分的装饰图案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阮朝的艺术风格。 Dai Bai House由河内市为庆祝升龙990周年而翻新的5个新隔间组成,具有传统的建筑风格。后宫是一座有三个垂直隔间的房子,最后一个隔间是祭祀草子大王和两位和谐女神(东和中王(乐王公主的女儿)和惠明公主)的地方。公共住宅于2009年进行了翻修和修复。 金莲公馆的重要文物,除“曹山大王慈悲神”石碑外,还有曹山大王受戒39位,其中黎忠雄王朝受戒26位,宋朝受戒13位。阮朝,最早的授戒是永祖二年(1620年)。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举行金莲寺暨公屋节。每逢节日,这里的气氛十分喜庆。 金莲公社庙会期间,还有斗鸟、人棋、乒乓球、武术比赛等许多传统游戏,吸引了大批区内外群众参与。 1990年,金莲公社和寺庙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古迹。 资料来源:河内旅游局

河内 2484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口区,Huu Tuc区,Tho Xuong区,Hoai Duc区,现位于河内还剑区Hang Buom街76号。 寺庙供奉的是Long Do神,名为Quang Loi Bach Ma Dai Vuong(Long Do神是指Long Do山之神,也称为Nung山,是接受升龙城堡河山神圣能量的地方)。相传我国北唐统治时期,曹卞命兵筑岱腊城,忽见天地漆黑,一神骑红龙,坐于龙上。五彩云彩,盘旋在城脸上。曹卞大惊,打算施展法术抵挡。那天晚上,比恩梦见神出现,说道:我是龙都之地的精英,听说你下令建造了这座城堡,那么为什么你打算用魔法来保护它呢?彼恩惊醒,但仍将铜和铁埋入龙脉中以求保护。当晚,大雨狂风,电闪雷鸣。曹卞早上醒来,去看了守的地方,发现铜铁都被砸得粉碎。曹卞见是南方圣神无能为力,便下令建庙祈福。 相传李公渊迁都戴拉城堡时,曾下令建造这座城堡,但这座城堡并未竣工。国王派人到巴赫玛寺向神灵祈祷,他看到一匹白马从东向西绕了一圈,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痕迹,然后又回到了寺庙里,消失了。国王派士兵沿着马的脚印筑城,果然,城城建成了。李太祖随后修复了这座寺庙,并任命隆多神为最神圣的神祇光来巴赫玛。揭开神性的面纱,我们看到,李朝国王和官员迁都戴拉时,规划东都为白马寺,西为伏福寺,北为陈武寺,西为陈武寺。南为曹子庙(今金莲氏)。那就是“升龙四镇”。古人将都城的土地和国王的事迹神圣化,圣地是由诸神用“法阵”决定的,这是部落时代的一种信仰。 该寺曾多次修葺。遗迹中仍然存在的石碑系统表明,该寺庙在黎朝正和时代(1680 - 1705)进行了扩建。 19 世纪末,旧基础得到加强和扩建。1781 年,Trinh 勋爵批准将 Bach Ma 寺庙周围的 Mat Thai、Bac Thuong、Bac Ha 和 Ha Kau 区的 3 个边界设为“习惯”。人(sam)。祭品和牺牲,而不是收藏或其他杂项服务)。 1829年再次修葺,更加宏伟。 1839年,在寺庙的左侧增建了文字,并建造了Phuong公屋(方形公屋)作为每周礼拜的场所。寺庙的场地已经缩小。在河内升龙990周年(2000年)之际,纪念碑在保留旧建筑原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修缮。 寺庙坐北朝南,目前包括谭泉、芳亭、大塔、香火殿、紫禁城和后面的议事厅。 新公屋建于1839年阮朝时期,因此具有今天的建筑风格。横梁上的牛和四根腋梁顶上的莲花形灯笼,很接近会安的公共住宅建筑。从公共房屋到大祭坛,有一个形状像“蟹壳”的圆顶。 “蟹壳”将房屋连接起来,创造出宽敞的空间。 戴白的木架为四排腿,椽子为“叠梁、锣架”式,屋顶为“上三下四”式。木柱、腋梁、横梁上,刻有许多匾额。 装饰主题有火云、花朵和叶子。连接大坛和香房的是一个半圆形的“蟹壳”圆顶,上面装饰着花叶。 故宫内有高高的木地板,三边铺有木板,作为巴赫玛神的座位。墓地里矗立着巴赫马(Long Do)神的雕像,始终被遮盖。雕像和坟墓都是阮朝的产物。 寺内至今仍保留石碑15块。碑刻内容涉及寺庙神祇的历史、祭祀仪式、修复等内容。庙内供奉着礼器等祭祀物品,包括戟、剑、矛、矛……等古代兵器,漆成朱金,雕刻精美。寺庙内,除了青铜香炉、青铜花瓶、大量的人像外,还有一尊佛像。这个细节代表了民间“三教同宗”的观念。寺内还有一对高腿高颈仙鹤和一对铜锣,姿势庄严。 “四镇”遗址中,东部镇的白马寺修建最早。白马寺坐落在老城区的中心,色彩缤纷,建筑艺术元素丰富,还有关于所崇拜的神祇的历史和哲学传说体系,白马寺永远保留着其作为古代世界升龙首都的神圣地标的价值。有一千多年的文化。 1986年该寺被文化和信息部列为历史建筑艺术文物。 资料来源:河内人物杂志

河内 2503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青泉寺

Quan Thanh Temple,字面名称为Tran Vu Quan,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李太祖统治时期(1010 - 1028),供奉着四神之一的Huyen Thien Tran Vu,其寺庙的建立是为了守卫升龙的四个门过去的城市(升龙四镇)。北边是青泉寺(东边是白马寺,西边是沃福寺,南边是金莲寺)。 青泉寺位于河内巴亭青泉区。该寺庙位于Thanh Nien街和Quan Thanh街的拐角处,俯瞰西湖。这座寺庙目前供奉着国宝——重达4吨的黑铜陈武官像。 玄天陈武 (Huyen Thien Tran Vu) 是一位多次帮助越南人民抗击外敌的神,在建造古罗阿城堡时帮助安阳王 (An Duong Vuong) 消灭了鬼魂,国王为了纪念他的恩情,下令建造了这座寺庙。 根据道教理论,玄天神是始终供奉北向的神。 玄天像最初是用木头制成的,但在黎海东王统治时期的永治二年(1677年),它是用青铜铸造的,高3.96m,重4吨,底座周长8m。 造像端坐威严,方脸,直目,长须,头上无帽,头发垂于脑后,身着黑色道袍,行走于龟背,剑上缠绕着一条蛇。蛇和乌龟象征着神的力量和不朽。 升龙城堡北部供奉的巨大、雄伟、英勇的玄天铜像对于民族自卫具有重要意义,展示了民族在许多世纪前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的顽强精神。 建筑方面,青泉寺历经多次修缮,目前的建筑风格多为19世纪阮朝时期的建筑风格,包括:三门、拜院、前皇、中皇、后宫等。三门的正中门上有一尊印度神话中的罗睺神雕像,他吞噬了月亮和太阳,造成了月食和日食。这就是越南信仰的融合。另外,寺内的木质建筑细节雕刻十分精美,具有乐朝的艺术风格。 19世纪,明命王改名为陈武君(此名刻在三进门的屋顶上,礼拜堂的隔膜上仍保留旧名陈武君)。 具有典型的时代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民族地位。青泉寺的陈武雕像于2016年12月22日被政府总理认定为国宝。 2022年,青泉寺将被认定为特殊国家纪念碑。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会举办青泉寺节。 资料来源:河内旅游局

河内 2388 看法

排名 : 特别国家纪念物 开门

清仁寺塔

清仁塔(Linh Son Tu)是党的秘密革命基地,祖堂是1945年八月革命前和法国暂时占领河内(1947年)期间活跃的革命干部的聚会场所、印制传单和住宿场所- 1949)。 1949年3月在该塔英勇牺牲的多名军官被埋葬在河内Mai Dich公墓。Thanh Nhan Pagoda(Linh Son Tu)是党和教会的秘密革命基地。该团体是一个聚会场所,印刷为1945年八月革命之前和法国暂时占领河内期间(1947-1949年)活跃的革命干部提供传单和住宿。 1949年3月在该塔英勇牺牲的多名军官被安葬在河内Mai Dich公墓。 位于古升龙城堡以南,靠近O Cau Den地区,有一座佛塔,其字面名称为Thanh Nhan Pagoda,字面名称为Linh Son Tu。 Thanh Nhan Pagoda 目前位于 Tran Khat Chan 巷 331 号。 清仁寺位于东边的Lac Nghiep公屋等遗址群中,靠近佛塔,稍远一些有An Cu公屋、Luong Yen公屋。 清仁寺位于一座土丘上,这里的人们过去称其为山,古石碑上刻有黎朝景兴二十年(1759 年)所刻的“灵山宝图”。当时的灵山寺住持写道:“现在,在首都清仁村的翁玛地,有一块土地,有一座高耸的山地。那山有一条脉,从西湖引出,流向苏力河,右有白虎,左有青龙,前有知更鸟,后有羽鸟,目之所及看得出来,这确实是一处一流的静谧之地。最重要的是”。 Thanh Nhan Pagoda 规模宏大。三进结构呈柱式,有正门。主塔位于塔身最高处,坐北朝南,俯瞰塔内庭院和荷花池。 该塔呈“亭”字形结构,山墙,瓦顶。山脊和堤坝高高隆起,顶部饰有玫瑰花,山脊中央是大塔“灵山图”。 主塔建筑装饰柔和,题材和图案以阮朝艺术风格为主,如:杏竹干、篆刻图案,集中在令人神往的部分。除了主庙建筑外,还有一座五厢房的祠堂。寺庙里还有一座模型电房。目前,清仁塔仍保存着数量丰富、艺术价值丰富的文物。典型地有古石碑(碑9座)。 佛像、母娘像、祖师像体系,包括大小造像61尊。两口铜钟于慈德年(1848年)铸造。其他文物:横板、骈句……都是阮朝的产物。 2003年5月28日,Thanh Nhan Pagoda - Linh Son Tu被河内人民委员会根据第2942/QD-UB号决定列为历史建筑和艺术文物。 不能提及的是,在抗法战争初期,清仁塔是培养地下革命同志的基地,是印制和藏匿文件的地方。党的传单,在激烈而持久的斗争中,有同志在这座塔前英勇牺牲,还有一些同志后来承担了党和国家的责任,成为英雄,是历史时期的见证者,也是肯定青仁的积极贡献的见证者。宝塔在保卫河内首都、保卫祖国的战斗事业中,为推动战争创造了更多动力,革命迅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2005年8月5日,清仁塔被列为革命历史遗迹。 如今,这座佛塔也是心地善良的佛教徒们的一个地址,他们通过非常实用和人性化的慈善工作,为社会上的许多困难做出贡献和分担,例如为两家K医院处境困难的癌症患者煮饭、慈善粥。 Quan Su 和 Thanh Tri)。组织开展与偏远地区群众体检、治疗相结合的送礼活动;为穷人提供眼科手术计划;向残疾人分发轮椅。与卫生部门协调,为寺庙内的穷人举办慈善诊所。 资料来源:Phuong Thanh Nhan 网站

河内 6120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郎塔

郎塔位于郎村。 Lang 或 Ke Lang 是 Yen Lang 村的名称,位于现在河内东达县 Lang Thuong 区。郎塔有许多独特之处,因为这是一座供奉佛陀和圣人的寺庙,与那个时代的著名人物屠道行禅师有关。 李朝时期(1010年—1225年),佛教盛行。许多寺庙被建造和扩建。在升龙和河内,这一时期修复和建造了许多佛塔,如镇国寺、和奈寺、一柱寺、金连寺和朗寺。其中,郎塔有很多独特之处,因为这是一座供奉佛陀和圣人的寺庙,与那个时代的著名人物屠道行禅师有关。 郎塔位于郎村。 Lang 或 Ke Lang 是 Yen Lang 村的名称,位于现在河内东达县 Lang Thuong 区。郎塔位于该区郎塔街旁边。郎塔建于李丹宗国王(1128 - 1138)统治时期,建在杜永夫妇的旧宅上,杜永夫妇诞生了著名的禅师杜道行。杜道行禅师曾在Phat Tich Pagoda(西山-河内)修行,据《还龙区志》一书记载,杜道行曾到西天学习佛法,懂得乘云、踏足。水,飞上天,爬下来。地,神奇无量。杜道行到西山修行后,转世为宋显侯(李仁堂之弟)之子,传位为李檀堂。(1)。 Lang Pagoda除了供奉佛陀外,还供奉Tu Dao Hanh和Ly Than Tong。 郎塔的字面名称是Chieu Zen Tu。昭天塔造像石碑(昭天创造了自我慈悲的形象)刻于盛德四年(1656年),至今仍保存在塔内,塔名解释如下:福地、圣界唯有最好的昭天塔。”因其有明显的吉兆,故称为“Chieu”。这里是道行禅师的出生地,故名禅宗。 研究李朝塔及塔造像,副教授。陈林边写道:“第三种塔起源于李朝,即郎塔。与Thay Pagoda和2 Keo Pagodas(Nam Dinh,Thai Binh)一样,这是一座具有类似“寺庙”建筑的佛塔,其寺庙属性在古代可能相当强大。除了用许多珍贵的佛像供奉佛陀外,人们还非常重视将圣人徒道行尊奉为“道教”祖先。有时人们忘记了它是一座宝塔,而涂是一位僧人,所以他的继承者曾经是通先生或涂女士,作为带有巫术元素的萨满。这就是为什么这里很难找到古塔或祖屋的原因。 当我们探索这座寺庙时,以上解释是完全合理的。塔有2个三进门,其中外三进门被研究人员认为是黎中兴时期(1533-1789)皇宫的礼仪门,有4根大方柱和3个小弧形门附有屋顶。柱肋。这座三入口门被认为是后来修复的其他文化作品的三入口门的典范,例如Voi Phuc寺庙门,Tay Phuong宝塔门和金莲公共房屋门(河内)。 昭天塔风俗碑赞叹郎塔景色:“此世,三千世界之巅。这个禅境超越了禅宗三十六境。它确实是一个最著名的地方,世界上没有任何寺庙可以与它相比。右边Phuong Thanh的良好能量遍布各处,左边To Lich河环绕。尼哈绕京城万里蜿蜒,如青龙成群来回,新云山脉秀丽气势迎面而来,如白虎弹琴迎来。 这是山南地区最美的风景 圣地孕育财富,孕育人才; 天降圣母,佛子。”

河内 3716 看法

排名 : 正在更新 开门